独善其身
基础信息
成语读音:dú shàn qí shēn 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 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:其;不能读作“qī”。
成语释义
善:弄好。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。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。
成语出处
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
成语用法
独善其身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。
成语典故
- 战国时期,孟子劝宋勾践到别国去游说仁学。宋勾践向孟子请教如何游说。孟子说:“尊崇儒道,乐于仁义。君子为人,穷困时不要失掉仁义,得志时不要失去理智,这样穷困时能独善其身,自得其乐,得志时能兼顾天下的利益。”
成语造句
1.君子穷则独善其身,君子富则兼计天下。
2.纵我独善其身,依然饱受争奇斗艳的纷扰。
3.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”,这是众多中国知识分子处世的座右铭。
4.过去几天里严词抨击新闻界的政客们也无法保全清名、独善其身。
5.古之人,得志,泽加于民,不得志,修身见于世。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。
成语翻译
英语:attend to one's own virtue in solitude
俄语:думать тóлько о самоусовершéнствовании
字义分解
◎ 单一,只有一个:独唱。独立。独霸。独裁。独创。独特。独辟蹊径(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)。独具慧眼(形容眼光敏锐,见解高超)。
◎ 老而无子:鳏寡孤独。
◎ 难道,岂:“君独不见夫趣(趋)市者乎?”
◎ 〔独孤〕复姓。
◎ 语助词,犹“其”:“弃君之命,,独谁受之?”
◎ 心地仁爱,品质淳厚:善良。善心。善举。善事。善人。善男信女。慈善。
◎ 好的行为、品质:行善。惩恶扬善。
◎ 高明的,良好的:善策。善本。
◎ 友好,和好:友善。亲善。和善。
◎ 熟悉:面善。
◎ 办好,弄好:善后。
◎ 擅长,长(cháng )于:善辞令。多谋善断。
◎ 赞许:“群臣百姓之所善,则君善之”。
◎ 好好地:善待。善罢甘休。
◎ 容易,易于:善变。善忘。多愁善感。
◎ 姓。
◎ 第三人物代词,相当于“他(她)”、“他们(她们)”、“它(它们)”;“他(她)的”、“他们(她们)的”、“它(们)的”:各得其所。莫名其妙。三缄其口。独行其是。自食其果。
◎ 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那”、“那个”、“那些”:其他。其余。其次。文如其人。名副其实。言过其实。
◎ 那里面的:其中。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
◎ 连词,相当于“如果”、“假使”:“其如是,熟能御之?”
◎ 助词,表示揣测、反诘、命令、劝勉:“其如土石何?”
◎ 词尾,在副词后:极其快乐。大概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