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经据典
基础信息
成语读音:yǐn jīng jù diǎn 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:引;不能读作“rěn”。
成语释义
引;援解;引用;经:经书;据:依据;典:典籍。引用经典著作作为立论的依据。
成语出处
南朝 宋范晔《后汉书 荀爽传》:“爽皆引据大义,正之经典。”
成语用法
引经据典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谈话与写作方面。
成语辩形
引经据典与“旁征博引”都含有“引用材料作为依据”的意思;但“旁征博引”偏重在引证的材料十分广博;引经据典偏重材料引自经典。
成语造句
1.他的讲演引经据典,深入浅出,侃侃而谈,不失为大惑不解。
2.为了写好这篇论文,他引经据典,查阅了大量资料。
3.李敖骂人引经据典,表情轻松,妙语好词随口而出,轻易地把高官们骂到哑口无言。
4.他写起文章来,引经据典,咬文嚼句,学究气十足。
5.尽管引经据典地说了许多,大家仍旧不支持他的看法。
成语翻译
英语:copiously quote authoritative works
日语:経書(けいしょ)や典故(てんこ)を引用(いんよう)する
俄语:цитировать клáссиков
德语:aus klassischen Werken zitieren <sich auf die Klassiker berufen>
法语:citer a l'appui les classiques et des allusions littéraires <regorger de citations>
字义分解
◎ 拉,伸:引力。引颈。引而不发。引吭高歌。
◎ 领,招来:引见。引子。引言。引导。引荐。抛砖引玉。
◎ 拿来做证据、凭据或理由:引文。引用。援引。
◎ 退却:引退。引避。
◎ 旧时长度单位,一引等于十丈。
◎ 古代柩车的绳索:发引(出殡)。
◎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,编织物的纵线,与“纬”相对:经纱。经线。经纶(a.整理过的蚕丝;b.喻政治规划)。
◎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(亦作“子午线”):东经。西经。经度。经纬仪。
◎ 作为思想、道德、行为等标准的书,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,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:诗经。易经。经书。经卷。经文。经义。经传(zhuàn )(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)。四书五经。经史子集。黄帝内经。
◎ 治理,管理:经理。经营。经商。经济。经纪。经天纬地。
◎ 通过:经过。经历。经验。经手。经办。经年累月。经久不息。
◎ 禁受:经受。经风雨,见世面。
◎ 常行的,历史不变的:经常。经费。荒诞不经。
◎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:经脉。经络。
◎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:已经。曾经。
◎ 缢死,上吊:自经。
◎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:月经。经血。
◎ 古同“京”,数目。
◎ 姓。
◎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:典籍。字典。词典。经典。引经据典。
◎ 标准,法则:典章。典制。典故(a.典制和掌故;b.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)。典范。典雅。典礼。典型。
◎ 指典礼:盛典。大典。
◎ 主持,主管:典试(主持科举考试之事)。典狱。
◎ 活买活卖,到期可以赎:典卖。典押。典契。
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