变本加厉
基础信息
成语读音:biàn běn jiā lì 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 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:贬义成语 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:本;不能读作“mù”。
成语释义
本:本来;原先;加:更加;厉:厉害;猛烈。原指比原来的情况更加发展。现也形容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。
成语出处
南朝 梁 萧统《序》:“盖踵其事而增华,变其本而加厉,物既有之,文亦宜然。”
成语用法
变本加厉复杂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,用于坏行为、坏事情。
成语典故
- 南朝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编撰我国最早的文学总集《文选》,收录从周代到六朝的文学作品,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必修课本。他认为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与升华,犹如冰是水凝成,但它又变本加厉,比水冷得多一样
成语造句
1.现在对他们的迫害突然变本加厉了起来。
2.对农民的负担问题要减轻,不要变本加厉。
3.逆来顺受的处事态度,只会让欺负你的人变本加厉。
4.我的职责就是惩恶扬善,和你这个不折不扣的大坏蛋不期而遇,我是不会让你安然无恙的离开的,否则你会变本加厉的祸害他人。
5.这群不良少年的恶行逐渐变本加厉,终于使警方下定决心予以严格取缔。
成语翻译
英语:be further intensified <become aggravated>
日语:前よりいっそうひどくなる
俄语:разнузданно <бéшено>
德语:in noch stǎrkerem Maβe <noch intensiver>
法语:de plus belle
成语谜语
枥(打一成语) | 革新出力多得奖(打一成语)
字义分解
◎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,更改:变调。变动。变法。变为。变革。变更。变通(把原定的办法略加改动以适应事实的需要)。变本加厉。变幻无常。
◎ 草木的根:本草(泛指中药)。无本之木。
◎ 事物的根源,与“末”相对:本末(头尾;始终)。根本(根源;彻底;本质上)。
◎ 草的茎,树的干:草本植物。
◎ 中心的,主要的:本部。本体。
◎ 原来:本来。本领。
◎ 自己这方面的:本国。本身。本位。本分(fèn )。
◎ 增多:增加。追加。加倍。加封。
◎ 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:加注解。加冕。
◎ 把几个数合起来的算法:加法。
◎ 施以某种动作:加以。不加考虑。
◎ 使程度增高:加工。加强。加剧。
◎ 超过:加人一等(形容学问才能超过常人)。
◎ 姓。
◎ 严格:厉禁(a.列队警戒;b.严厉的禁令)。厉行(xíng )节约。
◎ 严肃:严厉。声色俱厉。
◎ 凶猛:厉害。雷厉风行。色厉内荏。
◎ 磨,使锋利:厉兵秣马。再接再厉。
◎ 古同“疠”、“癞”,恶疮。
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