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题大作
基础信息
成语读音:xiǎo tí dà zuò 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 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:贬义成语 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释义
拿小题目做大文章。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。
成语出处
明 杨聪《玉堂荟记》:“成既被提入京,欲伸前志,每为范木渐所阻,迨苋以艰去,而成遂奏揭纷出,小题大作矣。”
成语典故
- 战国时期,赵孝成王很不争气,喜欢独断专行,经常贪小利而受大害。燕国与赵国发生冲突,燕国任命高阳军为统帅率10万大军攻赵,赵孝成王认为赵国无大将,就以50座城池为代价请齐国的田单为大将。马服君气愤地对平原君说赵王是小题大做
成语造句
1.不要小题大作。
2.“把山丘夸作大山(小题大作)”就是使不重要的事情显得很重要。
3.路德与慈运理在马尔堡(一):何必小题大作?
4.于是带他去看儿科医生,然而医生说,她只不过是小题大作而已。
5.外交官在玩程序游戏时,会对谈判桌子的形状小题大作。
成语翻译
英语:make a mountain out of a molehill <to exaggerate a difficulty; break a butterfly on a wheel; tempest in a teapot>
日语:ささいなことを大(おお)げさにする
俄语:много шуму из ничего
成语歇后语
大刀斩小鸡;大炮打麻雀;看见蚊子就拔剑 | 宰个鸽子也要请屠夫提刀 | 大刀斩小鸡 | 大炮打麻雀 | 铁耙子抓痒痒 | 追击炮打蚊子 | 高射炮打蚊子 | 拿着鸡毛当令箭
成语谜语
儿童文学巨著(打一成语) | 歌德巴赫猜想(打一成语)
字义分解
◎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大”相对:小雨。矮小。短小精悍。
◎ 范围窄,程度浅,性质不重要:小事。小节。小题大作。小打小闹。
◎ 时间短:小坐。小住。
◎ 年幼小,排行最末:小孩。
◎ 谦辞:小弟。小可。小人(a.谦称自己,指地位低;b.指人格卑鄙的人;c.指子女;d.小孩儿)。
◎ 妾:小房。
◎ 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:题目。主题。话题。题材。题旨。
◎ 练习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问题:试题。问答题。
◎ 写上,签署:题名。题字。题壁。题诗。题辞。题跋。
◎ 姓。
◎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◎ 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◎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
◎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
◎ 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
◎ 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◎ 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
◎ 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◎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
● 大
tài ㄊㄞˋ
◎ 古通“太”。
◎ 古通“泰”。
◎ 起,兴起,现在起:振作。枪声大作。
◎ 从事,做工:工作。作息。作业。
◎ 举行,进行:作别(分别)。作乱。作案。作战。作报告。
◎ 干出,做出,表现出,制造出:作恶(è)。作弊。作梗。作祟。作态。作色。作为。作难。作奸犯科(为非作歹,触犯法令)。
◎ 当成,充当:作罢。作保。作伐(做媒人)。作壁上观(人家交战,自己站在营垒上看,喻坐观别人成败)。
◎ 创造:创作。写作。作曲。作者。
◎ 文艺方面的成品:作品。不朽之作。
◎ 同“做”。
◎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:作坊。
◎ 从事某种活动:作揖。作弄。作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