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手拈来
基础信息
成语读音:xìn shǒu niān lái 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 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:拈;不能读作“zhān”。
成语释义
随手拿来。多形容说话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例证丰富;选用时显得轻松自如;不必费心寻找。信手:随手;拈:用指头夹取东西。
成语出处
宋 苏轼《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》诗:“前身子美只君是,信手拈来俱天成。”
成语用法
信手拈来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写作等。
成语造句
1.他的文思敏捷,信手拈来,总是佳言妙句。
2.王老师讲课时,许多历史小故事信手拈来。
3.他信手拈来地便写好一幅对联,字跡十分飘逸。
4.他的根底深厚,信手拈来,都成妙笔。
5.王教授十分博学,讲起课来总是信手拈来,生动有趣。
成语翻译
英语:write without stopping to reflect
日语:手(て)あたり次第(しだい)つまんでくる
俄语:попадáть в руки <легко приходить на ум>
成语谜语
简便可取(打一成语) | 占(打一成语)
字义分解
◎ 诚实,不欺骗:信用。信守。信物。信货。信誓旦旦。
◎ 不怀疑,认为可靠:信任。信托。信心。信念。
◎ 崇奉:信仰。信徒。
◎ 消息:信息。杳无音信。
◎ 函件:信件。信笺。信鸽。信访。
◎ 随便,放任:信手(随手)。信步(随意走动,散步)。信笔。信意。
◎ 同“芯2”。
◎ 姓。
◎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,与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对:来回。来往。过来。归来。来鸿去燕(喻来回迁徙,不能在一地常住;亦喻书信来往)。
◎ 从过去到现在:从来。向来。
◎ 现在以后,未到的时间:来年。将来。来日方长。
◎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,表示约略估计:二百来头猪。
◎ 做某个动作:胡来。
◎ 用在动词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来动脑筋。
◎ 用在动词后,表示做过(一般均可用“来着”):昨天他哭来。
◎ 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:上来。
◎ 表示发生:暴风雨来了。
◎ 在数词一、二、三后面,表示列举理由: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,二来价钱便宜,我就买了。
◎ 用做诗、歌词中的衬字:八月里来桂花香。
◎ 表示语气,归去来兮!
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