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姓来源有三个。一是以国为氏,为颛顼帝的后裔。相传颛顼帝有曾孙叫吴回,其五子名安,封在曹国。周时,武王改封曹安的后裔曹挟于邾国(今山东曲阜东南)。战国时,邾国被楚国所灭,其子孙或为朱氏,或为曹氏。二是出自姬姓。相传周武王为了巩固周王朝的政权,实行大分封,把自己的弟弟振铎封于曹邑为曹伯,建立曹国,称为曹叔振铎。三是源自少数民族姓氏。匈奴族、蒙古族、满族都有曹姓。早期曹姓在山东居住和繁衍。先秦时期,曹姓主要分布于江苏沛县及山东。秦汉时期,山东、安徽、河南、江苏北部成为曹姓主要聚居点。除此之外,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浙江在秦汉时期也有曹姓散居。魏晋南北朝之际北方连年战乱,曹姓开始南迁,与此同时,北方曹魏政权的建立使曹姓在北方得到了快速发展。隋唐时期,福建、广西等地始有曹姓入居。宋元至明清时期,曹姓已遍布我国各地。明代时福建曹姓一支徙居广东梅州,雍正年间有福建曹姓移居台湾,进而迁徙海外。今日曹姓以四川、河北、河南、湖北等地为多。曹姓历史人物有曹刿,春秋时期鲁国名将,指挥了著名的长勺之战,大获全胜。曹操,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诗人,采用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的策略,逐渐成为当时势力最大的一股政治军事力量。曹丕,曹操之子,父卒,即帝位,在位七年。曹植,曹丕之弟。以诗文著称于世,他的《七步诗》时至今日仍广为流传。曹雪芹,清代小说家,著有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《红楼梦》前八十回。曹禺,当代剧作家,著有《雷雨》《日出》《原野》等作品。曹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十六位。
曹汝霖:上海人,曾任清政府外务部副大臣、袁世凯政府的外交次长,曾协同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《二十一条》,后在汉奸组织“华北临时政府”中任职,新中国成立之时,避居国外。
曹松:唐代诗人。字梦徵。舒州(今安徽省潜山附近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,后依建州刺史李频。李死后,流落江湖,无所遇合。光化四年(901年)中进士,年已70余,特授校书郎而卒。著有诗1卷,《唐诗百名家全集》收录时,编作《曹松诗集》2卷。事迹见《唐诗纪事》、《唐才子传》。
曹奂:魏元帝(246-302)时年57岁在位(260-265)五年,曹操孙,燕王曹宇的儿子。265年被司马炎所废,被封为陈留王。
曹髦:魏高贵乡公(241-260)时年19岁在位(254-260)六年,曹丕孙,曹霖的儿子。十四岁即位,260年,被司马昭杀死。留下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”的谚语。
曹芳:魏少帝(232-274)时年43岁在位(239-254)十五年,曹操的曾孙,曹楷的儿子。魏明帝无子,死后由曹芳即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