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不由衷
基础信息
成语读音:yán bù yóu zhōng 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 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:衷;不能读作“zōnɡ”。
成语释义
由:从;衷:内心。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;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;指心口不一。
成语出处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三年》: 信不由中,质无益也。杨伯峻注:“人言为信,中同衷。”
成语辩形
言不由衷和“口是心非”;都指心口不一致。但言不由衷多形容以敷衍为目的;不坦率;形容虚伪欺骗时成分要轻得多;“口是心非”多形容虚伪欺骗的言行。
成语典故
- 春秋时期,诸侯郑国的实力强大,郑庄公任周朝的卿士,执掌朝廷大权。他凭借自己的势力和地位,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.当时任天子的周平王,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,他不得不依靠郑庄公处理郑朝政,却有对号公忌父十分相信,想让他代替郑庄公处理朝政。郑庄公知道这件事后,对周平王特别不满.周平王非常害怕,赶紧向郑庄公解释说,他没有让忌父取代郑庄公的想法.为了取得郑庄公的信任,他和郑庄公互换人质,让周太子狐到郑国去作人质,而郑公子忽则到周朝来做人质。公元前720年,周平王死去,他的孙子姬林继位.称周桓王.周桓王也想让忌父代替郑庄公当卿士。掌管朝政.郑庄公知道后大怒,派大夫祭(zhài) 足领兵马,到周朝的温地收割麦子 ,并全部运送到郑国.到了秋天,祭足又带领兵马到周朝成周,把那里的谷子全部割掉,运回郑国.从此,两国之间的关系愈加恶化,彼此间结下了仇恨。说的话不是发自内心,即使互换人质也是没用的.这是当时的史官对这件事精辟的评论。
成语造句
1.坚持公道正派,要坚持不做跑风漏气的泄露者,不做小道消息的传播者,不做封官许愿的讨好者,不做搬弄是非的坏事者,不做言不由衷的虚伪者,不做信口开河的胡说者,不做人云亦云的学舌者。
2.柳下惠闻言点了点头,欣然接受刘日胜对自己的褒奖,虽然他也清楚刘日胜说的话是言不由衷的,说不定嘴上这么说,心里还想着事后怎么整死自己呢。
3.别流连,岁月中,我无意的柔情万种。不要问我是否再相逢,不要管我是否言不由衷。李宗盛
4.听了太多别人的故事,曾想一下,自己年少曾轻狂,为了爱情将妈妈与亲友尽负,纵使日后补救有方,伤害也难平,那种言不由衷的话语,不是刻骨铭心的浓烈,却是心酸绵绵的舒缓,象一条安静的河,流在你,我的心田,长流不息。
5.有一种孤独是,真话只能对自己说,对别人说的全是言不由衷的假话。刘同
成语翻译
英语:speak affectedlly
日语:心(こころ)にもないことを言(い)う
俄语:словá эти не от души <словá идут не от сердца>
德语:die Worte kommen nicht von Herzen <nicht aufrichtig sprechen>
法语:paroles insincères <langage hypocrite>
成语谜语
出口背心(打一成语) | 外来语(打一成语) | 白背心(打一成语) | 瓘以手抚床曰:“此座可惜”(打一成语)
字义分解
◎ 讲,说:言说。言喻。言道。言欢。言情。言必有中(zhòng )(一说就说到点子上)。
◎ 说的话:言论。言辞(亦作“言词”)。语言。言语。言简意赅。
◎ 汉语的字:五言诗。七言绝句。洋洋万言。
◎ 语助词,无义:言归于好。“言告师氏,言告言归”。
◎ 姓。
◎ 原因:原由。事由。理由。由于(介词,表示原因或理由)。
◎ 自,从:由表及里。由衷(出于本心)。
◎ 顺随,听从,归属:由不得。信马由缰。
◎ 经过,经历:必由之路。由来已久。
◎ 凭借:由此可知。
◎ 古同“犹”,尚且,还。
◎ 古同“犹”,犹如,好像。
◎ 姓。
◎ 内心:由衷。苦衷。无动于衷。衷肠。
◎ 福,善:“降衷于下民”。
◎ 正中不偏:折衷。
◎ 贴身的内衣。